会议就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作出部署:一是要对与生态环境相关的自然资源状况科学分类,准确掌握。
河南省各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全国生态环保大会精神,对生态文明建设美好未来欢欣鼓舞。全省环保系统要进一步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信心和决心,深入领会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的重大战略判断,咬紧牙关,爬坡过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连日来,各地生态环境部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保大会精神,将大会精神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部署下一步工作。董一兵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鼓足了干劲。哈尔滨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姜滨在近日召开的专题会议上提出,全体干部职工要精准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和使命,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开展蓝天、碧水、净土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健全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落实好各项改革方案。新乡市环境监察支队党支部书记李兰忠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坚持以中央、生态环境部和省环保督察巡查为契机,加大问题整改力度,坚决彻底整改各类问题。我们要时刻牢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领域联动配合、协同推进,需要建立完备、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
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关键是得益于改革,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改革。改革创新要把切实解决问题作为目标导向,抓实问题,开实药方,提实举措。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正因为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一些老大难问题得以破局,一些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加快建立健全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向纵深推进,我们会遇到更多难啃的硬骨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搭建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明确了改革路线图。我们要按照时间节点和方法路径,确保按时完成垂改等一系列改革任务。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形成制度合力。
要抓好制度落实,确保改革措施化为具体成效。另一方面,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虽然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要聚焦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哪里矛盾和问题最突出,就重点抓哪里的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40多项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改革方案,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得以建立,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注入了活力,破除了阻力,提供了动力。
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落实就不会有作用,打通最后一公里,决定着改革成败。我们要发扬首创精神、担当精神,为改革措施的落实扫清障碍,认真研究解决改革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一系列制度落地见效
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关键是得益于改革,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改革。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开创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
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形成制度合力。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弘扬改革精神,高举改革大旗,推动改革进程,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矛盾越大,问题越多,越要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任务更加艰巨,更需要以改革创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难题。一方面,党的十九大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唯有改革才能破解难题,唯有创新才能生生不息。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向纵深推进,我们会遇到更多难啃的硬骨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搭建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明确了改革路线图。
我们要勇于改革创新,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坚决将改革进行到底,为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护生态环境汇聚澎湃动力。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另一方面,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虽然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要抓好制度落实,确保改革措施化为具体成效。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落实就不会有作用,打通最后一公里,决定着改革成败。我们要发扬首创精神、担当精神,为改革措施的落实扫清障碍,认真研究解决改革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一系列制度落地见效。要在解决突出问题、难点问题上下功夫,用实践来检验改革成效。
我们要按照时间节点和方法路径,确保按时完成垂改等一系列改革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领域联动配合、协同推进,需要建立完备、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
要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改革措施具有针对性。改革创新要把切实解决问题作为目标导向,抓实问题,开实药方,提实举措。
正因为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一些老大难问题得以破局,一些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我们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打出一系列改革组合拳,压茬推进,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加快建立健全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聚焦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哪里矛盾和问题最突出,就重点抓哪里的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40多项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改革方案,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得以建立,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注入了活力,破除了阻力,提供了动力对象包括河北河南内蒙古宁夏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广西云南 进驻时间约1个月,每个省份同步统筹安排1个环保专项督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部署,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近日,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将全面启动。
督察整改方案中重点环境问题具体整改进展情况。各督察组具体如下:第一组:河北、河南,组长朱之鑫,副组长赵英民。
已组建6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组长由朱之鑫、吴新雄、黄龙云、马中平、张宝顺、朱小丹等同志担任,副组长由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翟青、赵英民、刘华等同志担任,采取一托一或者一托二的方式,分别负责对河北、河南,内蒙古、宁夏,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开展回头看督察进驻工作。第四组:江苏、江西,组长马中平,副组长刘华。
第六组:云南,组长朱小丹,副组长黄润秋。同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针对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和其他重点领域,结合被督察省份具体情况,每个省份同步统筹安排1个环境保护专项督察,采取统一实施督察、统一报告反馈、分开移交移送的方式,进一步强化震慑,压实责任,倒逼落实,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强大助力。
留言0